好酷屋

你是不是被骨质疏松盯上了 别怕你需要长期治疗

好酷屋

发布于2023-04-28

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你是不是被骨质疏松盯上了 别怕你需要长期治疗的相关教程:骨质疏松,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那么,被骨质疏松“盯上”怎么办?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被骨质疏松“盯上”需要进行长期治疗。下面和一起来看看。什么是

骨质疏松,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那么,被骨质疏松“盯上”怎么办?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被骨质疏松“盯上”需要进行长期治疗。下面和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指骨量底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进而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并且,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主要是指绝经或与年老体弱有关,而继发性则多由疾病所致,比如内分泌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等。

在临床上,骨质疏松患者一般会有以下三种表现:

1、出现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行走、起坐困难;

2、脊柱会发生畸形和伸展受阻的情况,从而出现身高变矮或者驼背;

3、容易出现骨折,比如脊椎、髋部、腕部骨折。

骨质疏松容易“盯上”哪些人?

在多数人的认知里,都会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才会患的疾病。其实,除了老年人容易被骨质疏松“盯上”之外,这五类人也需要警惕。

1、绝经后的妇女;

2、有骨质疏松遗传史或者骨折史的人;

3、经常有吸烟、喝酒习惯的人;

4、患有某些对骨骼有害的疾病患者,比如甲状腺疾病、肾病、慢性腹泻等;

5、长期服用对骨骼有损害作用的药物,例如糖皮质激素等。

被骨质疏松“盯上”怎么办?

生活中,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只要补钙就行了,其实不然。蔡冬梅表示,骨质疏松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单靠补钙可能达不到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必须要到医院筛查后,接受专业的治疗。

“骨质疏松是一种进行性骨骼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骨钙不断流失,一旦出现骨质疏松症状,短期的治疗难以奏效。所以,骨质疏松需要进行长期治疗,在良好的耐受情况下初次应治疗3-5年。”

同时,蔡冬梅表示,大多数骨质疏松患者对长期服药依从性差,导致无法实现降低骨折风险的目的。因此,进行药物干预以后,患者必须要遵循医嘱坚持服药,让骨折风险有效降低。

骨质疏松不治疗会带来哪些危害?

很多人会认为:骨质疏松只是一个小疾病,无需治疗。殊不知骨质疏松带来的危害并不可小觑。骨质疏松患者如果不积极治疗,不仅会经常出现腰背疼痛等症状导致生活质量降低,还会因为易跌倒而导致髋部骨折,增加致残及死亡的几率。

病因

1.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2.继发性

①内分泌性 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②妊娠、哺乳。③营养性 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④遗传性 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⑤肝脏病。⑥肾脏病 慢性肾炎血液透析。⑦药物 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⑧废用性 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骨萎缩、伤后骨萎缩等。⑨胃肠性 吸收不良胃切除。⑩类风湿性关节炎。⑪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⑫其他原因 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临床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 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后数月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状旁腺激素 应检查甲状旁腺功能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标记物 骨质疏松症患者部分血清学生化指标可以反应骨转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状态,这些生化测量指标包括:骨特异的碱性磷酸酶(反应骨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反应骨吸收)、骨钙素(反应骨形成)、Ⅰ型原胶原肽(反应骨形成)、尿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反应骨吸收)、Ⅰ型胶原的N-C-末端交联肽(反应骨吸收)。

(4)晨尿钙/肌酐比值 正常比值为0.13±0.01,尿钙排量过多则比值增高,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可能。

2.辅助检查

(1)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 ①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 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察到。大体上可见椎体双凹变形,椎体前缘塌陷呈楔形变,亦称压缩性骨折,常见于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②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检测是骨折的预测指标。测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根据美国最新的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制定的治疗指南规定,以下人群需进行骨密度的检测:65以上的绝经后妇女,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这类人群仍有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如有骨质疏松症存在则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存在1个或1个以上危险因素、小于65岁的绝经后妇女;伴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需根据BMD测定值来决定治疗的妇女;长期激素代替疗法的妇女;轻微创伤后出现骨折的男性;X线显示骨质减少的人群以及存在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WHO建议根据BMD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规定正常健康成年人的BMD值加减1个标准差(SD)为正常值,较正常值降低(1~2.5)SD为骨质减少;降低2.5SD以上为骨质疏松症;降低2.5SD以上并伴有脆性骨折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以上就是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你是不是被骨质疏松盯上了 别怕你需要长期治疗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haoku5.com/jiankang/644b2c256417ca483607ad71.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