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戏曲“奇葩”-山西北路梆子
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山西戏曲“奇葩”-山西北路梆子的相关教程: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戏曲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在山西有名的四大梆子中,北路梆子占着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北路梆子很多相同的文化都在慢慢的走向衰竭。下面的山西文化带你更加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戏曲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在山西有名的四大梆子中,北路梆子占着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北路梆子很多相同的文化都在慢慢的走向衰竭。
下面的山西文化带你更加深入的了解山西北路梆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北路梆子,是蒲州梆子扩展的产物,是蒲剧北上演出留下的剧种,逐渐与当地语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融化而形成的新的剧种。北路梆子老艺人代代相传,有几句顺口溜:“生在蒲州,长在忻州,红火在东西两口(指张家口至包头一线),老死在宁武朔州。”宁武县、朔县一带是山区,许多老艺人上了年纪之后,到这一带搭班混饭,直至老死,可见这一带是北路梆子的重要基地。过去的北路梆子演员中,不少演员是蒲州人,道白也说“蒲白”。即使本地人招收“娃娃班”,也请蒲州老师教戏。虽然北路梆子和蒲州梆子关系密切,渊源很深,但其剧目内容,表演手法,以及音乐旋律都不同于蒲州梆子。北路梆子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腔调高亢、激越,表演强健有力,音乐节奏直爽慷慨,表现了塞外人民强悍的性格,因而受到晋北人民的喜爱。
北路梆子艺术基础雄厚,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通俗流畅,与此相适应,在表导演艺术上重生活、重情趣、重唱功、重特技。该剧种行当分为红、黑、生、旦、丑五大行。其中胡子生、大花脸、青衣合称“三大门”极重唱工;小生、小旦、小丑合称“三小门”,侧重表学业。
其形成,早有“生在蒲州,长在忻州”之说。就其早期唱念用“蒲白”,设科班教戏请蒲州人,以及蒲州艺人来北路搭班唱戏、落户等史实,可以确认它是蒲剧北上与当地语言和民间艺术融合而成。形成时间当在清代初期,其活动地区除本省忻州、雁北地区外,还流布于内蒙古、陕西省北部及河北省张家口、蔚县等地。
清乾隆二年(1737)七月,有“大成班”在代州鹿蹄涧演出梆子大戏《龙凤剑》和《朱仙阵》的舞台题笔。在蔚州,“梨园子弟歌珠少,雪面参军斜袖穿”,但官府老爷并不欣赏,因为它“不是帝京弦”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蔚县志》载靳云藩《蔚州观剧》,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市),有山西大同的“大云班喜唱梆子戏”的记载。可见此时梆子戏已经在晋北、内蒙一带广为流传。山陕梆子北路化以后,形成一个新的剧种北路梆子。清乾隆至咸丰间,北路梆子日趋成熟,有了固定班社、剧目、名伶和演出规例。
清同治至抗战前,是北路梆子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班社众多,大约达百余个。行艺数十年的班社有“三顾园”、“五梨园”、“成福班”、“同庆班”等30余家,更有因远去京师演出而颇负盛名的“大昌盛班”。相传抗战前,仅崞县(今山西原平县)班社就达30个之多;五台县虽属偏僻山区,也有7个班社。北路梆子班社之多,艺人之众,以这一时期为最。
当时有影响的名家多若繁星,仅进京献艺的名伶就有:“老十三旦”侯俊山、“金兰红”赵玉亭、“云遮月”刘德荣、“盖七省”董瑞喜、“三鱼旦”韩德福,以及已佚姓名的“天明亮”、”捞鱼鹳”、“盖北京”等多人。本地名角更是数不胜数,有:“五月鲜”刘明山、“十二红”刘宝山、“六月鲜”刘玉山、“小十三旦”郭占鳌、“十六红”焦生玉、“十三红”马金虎、“两股风”郭宇清、“灵芝草”高有富。这一时期,在演唱艺术上还形成了三大流派:以大同为中心的“云州道”(亦称“大北路”),以代县为中心的“代州道”(亦称“小北路”)和以河北蔚县为中心的“蔚州道”。它们既有共同的程式规范而又各具特色,所有名角也都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和行当需要创造了自己的风格,竞相标新立异,促使北路梆子演唱愈加丰富多彩。抗战期间,这个剧种受到日伪军摧残,许多艺人被迫转业,有的被残杀,如名艺人“小十三旦”全家在崞县遭敌杀害,贾桂林(艺名“小电灯”)隐名埋姓做了家庭主妇,高玉贵(艺名“九岁红”)赶了大车,也有的艺人改唱中路梆子。
“七七事变”到新中国成立12年间,北路梆子幸赖晋绥根据地的绥蒙军区人民剧社、二中剧社、长城剧社等延续,才未失传。人民剧社的“二梅兰”(雷艳云)、“七岁红”(马素琴)、“海棠花”(王秀英)等名演员,辗转绥蒙、晋绥地区演出,为保留北路梆子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省内却没有专业剧团。
1954年举行全省第一次戏曲观摩会演前,党和人民政府派员敦请脱离舞台生活18年的名艺人贾桂林和高玉贵、董福、安秉琪等又临时组班参加演出,引起轰动。省委决定恢复这一剧种,1955年2月16日成立忻县专区北路梆子剧团,这个中断了10余年的剧种从此复活。该团经过一年的努力,发掘、整理了传统剧170个,也移植排演了一些优秀外来剧目,巡回演出在晋北各县与太原、榆次等地。
1956年赴京汇报演出,获得首都戏剧界与观众好评。1959年春随山西人民赴福建前线慰问团演出,路经杭州、上海等地公演,均获观众赞扬。不久,山西大同市、内蒙古包头市、丰镇县、山西宁武县、五台县及雁北地区陆续建立北路梆子剧团,并在忻州、雁北创办两所戏曲学校培养后继人才。经几次发掘,抄录传统剧目400余个,故删除。搜集整理《北路梆子音乐》两套,以办戏校和随院团培育两种形式培养演员、演奏员300多人,使北路梆子焕发青春,重展雄风。
以上就是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国际经验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haoku5.com/wenhua/641984d1426f5a88e307f8d3.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司马懿到底熬死了多少人?他爷爷司马儁怎么读?
司马懿到底熬死了多少人?在平均寿命26岁的三国时期,司马懿活了72岁,几乎熬过了整个三国。 司马懿40岁的时候,看着44岁的Z敌杨修,因为耍小聪明,断送了前程和性命。 41岁的时候,熬死了一直想除掉他女生游戏昵称简短唯美 女生游戏昵称简短唯美可爱
1、空留一抹胭脂红2、军中绿花3、卿弦季鸢4、一季烟雨凉5、╰茶靡微凉6、半盏流年7、古调弦音一曲成悲8、南独酌酒9、剑断青丝10、哭诉悲欢离合ら11、凉生初雨12、为伊消得人憔悴清道夫是谁带到中国的 清道夫鱼的介绍
1、清道夫是养观赏鱼的人带到中国的,二十年前清道夫最初是作为观赏鱼,从国外购买引进中国市场的。2、清道夫因喜食水族箱的残饵、污物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故而得名,又名吸盘鱼、吸口鲶,学名叫甲鲶,原产于南三国祢衡是被谁杀的?谁杀了祢衡?祢衡墓在哪里?
祢衡被何人所杀祢衡出生于中国的三国时期,字正平,是平原郡人,也就是现在山东德州临邑德这个地区。祢衡个性比较骄傲,但是颇具才华。孔融曾经向曹操推荐过祢衡这个人,只是祢衡以生病为借口不肯前去。曹操很生气,后人对张巡人物评价是什么?张巡杀妾的历史故事典故
张巡人物评价张巡是唐朝名臣,并世人尊奉为通真三太子。客观全面的来说,后人对张巡人物评价是什么呢?唐代诗人杜牧曾说:“张巡亦进士也,凡三入判等,以兵九千守雎阳城凡周岁,拒贼十三万兵,使贼不能淮南田家庵暂缓复学通告(淮南田家庵高中)
各位家长朋友,同学们: 经研判,原定于5月5日的返校复学工作,因我市部分地区突发情况暂时推迟,待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安全后,将尽快复课,暂定5月9日分级分批复学,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近期各校仍继续实行线上微信昵称简短个性男生用 微信昵称简短个性男生用英文
1、不败灬哥2、生性高冷3、皆是孤独4、成王败寇5、葬曖6、冰魄7、孤傲战狼8、累赘9、怼烎10、醉酒盛唐11、很丑很抢手12、孤祭13、难折傲骨14、百战无畏15、暗香疏影16、杀手书生17、旧巷纸钴弹的威力有多大
1、钴弹是威力巨大的炸弹,它的破坏性要比原子弹、氢弹还要大。2、要说明钴弹的运作原理,首先要知晓一下这两种钴的同位素:钴59、钴60。3、钴这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名27,则表明它有27个质子,钴5无锡胜利幼儿园溪北园区规划图 无锡胜利新村学区房
无锡胜利幼儿园溪北园区规划图 图源:无锡滨湖教育 该项目位于滨湖区河埒街道梁清路与陶巷路交叉西北侧。项目设计呈现实体墙与玻璃的虚实阵列,模拟琴键的韵律节奏、谱写充满童趣的运河乐章。设计规模为别具一格的重庆酒文化
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博大精深,各地方的酒也都独具特色,拥有其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各地酒因为风土人情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特色和风味,还有不同的饮用习俗。在火热的重庆文化中,当然也少不了酒的存在,下面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