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酷屋

楞严经的作用,楞严经在佛经中的地位

好酷屋

发布于2023-05-07

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楞严经的作用,楞严经在佛经中的地位的相关教程:佛教据记载早在秦朝时就掺入中国,那时的秦朝对于佛教的到来还是处于抵触状态,到了东汉末年开始盛行。在佛经大全中能保留到现在的经文甚是珍贵。那么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的是《楞严经》在佛经中的地位,希望大家喜欢

佛教据记载早在秦朝时就掺入中国,那时的秦朝对于佛教的到来还是处于抵触状态,到了东汉末年开始盛行。在佛经大全中能保留到现在的经文甚是珍贵。那么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的是《楞严经》在佛经中的地位,希望大家喜欢。

楞严经,众所周知,是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亦不为过。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明心见性)、依性起修(设坛结界、於实际上起正修行),并详细开示一切凡圣境界(二十五圣圆通、三界七趣众生),令於圣境起企慕、而於凡外得知解,从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详述六十位修证(三渐次、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妙觉)令行者於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後更广开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於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所修圆满成就。

由于本经有这些稀有的特点,因此历来皆被修行者奉为必修的无上圭臬,尤其是对习禅者而言,更是如此。

楞严法门三大主旨

1、悟本体(先行)

本性即是真如本性,即如来藏性。“悟”有三种:

(1)、解悟——即是始觉。于此觉中,了妄达真。“了妄”者,如了七处皆妄,一切世间幻化虚妄。“达真”者,如十番显见,通达本有[真见之性]。此[始觉智]即见道位,于是悟中,行者之观念(知见)改变、行为转变,且此等转变皆是决定,非如突然心血来潮,昙花一现,此即如圆觉经所云:“即已成金,不复为矿”。是故非如一般之文字知解,乍现即逝。即如小乘之见道位,一切邪见、恶知见悉断。亦如大乘见道位,决定一佛乘,不再履于凡外权小之径,并于一切法,闻即信受、谛解。

(2)、行悟——即明心见性。“明心”者,明心相也。心相者,即如大乘五位百法中所示之心王、心所、心不相应行等法,包括心所的善恶(烦恼)等法自相、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生起、如何修灭等。至于“心王”,则了八识之体,诸识各自之体、相、用如何,以及其间互动之条件及本源。如是一一法皆明了者,乃得称为真“明心”者,故六祖惠能大师说:“明心号菩萨。”“见性”者,即是见自本性,亦是见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此见性,常修道位,亦即“分证觉”,即于六十位修证过程中,分分断无明,即得分分见。是故大般涅盘经中说:“十住菩萨犹见不了了。”意谓:十住菩萨虽有见性,但仍不能了了全见,是故,于此位中,尚非现量境界,而仍属比量智。

(3)、证悟——此即“究竟觉”,亦是证道位,即为现量智。是故当知,所谓“悟”者,绝非“神秘”、笼统的概念,而是有具体之悟境、对象、及内容的。且悟前与悟后,其人之三业,必然转变,有所不同。其转变即:越加清净、壮严、不贪染、有智慧。而且当然不会因为悟了,而言行乖异、反常、狂妄、贪爱世间、恣行杂染(若如此者,则决非悟了,而是著魔—然末世众生愚妄不知,常以著魔为大悟!)

2、持心戒(初行)

持心戒者,即是持佛戒。如佛在本经中说:“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一般的戒,都是指身口戒,不是心戒。而[佛戒]是心戒,故说:“摄心为戒”,以摄心、摄念,令恶心、恶念不起,名为心戒,是为如来戒。因为既要修“佛定”,而不能光持凡夫、小乘“身、口”之戒——持此戒者,于其持犯,即不能说要具多少缘,且其事成就——如“前人命断”(杀生)、(离本处)、(偷盗)、(入胡麻许)、(邪淫)、(前人领解)、(妄语)、(咽咽得罪)、(饮酒)等——方结罪,只要起心动念有恶念,恶心生起,即是有犯,是故名为心戒。故欲修佛定者,须持佛心戒,持心令无杀心、无盗心、无淫心、无妄语心,才有资格修习佛定。

修大定(正行)

此即所谓“全体起修”。所言[体]者,真如本体也,以悟得本体故,故得依此本体为“本修因”(即[如来密因]),而进修首楞严大定。

【结束语】由于《楞严经》内容助人智解宇宙真相,古人曾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诗句。由此可见《楞严经》在修行道路上其重要的地位。

以上就是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佛学经验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haoku5.com/wenhua/645703168322e7f9d109f81e.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