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糖的做法
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花生糖的做法的相关教程:主料熟花生仁(100克),熟白芝麻(20克),白砂糖(100克),麦芽糖(67克),油(10毫升)辅料无厨具煮锅步骤1、花生事先炒熟去皮2、准备其他用料3、将熟花生切碎4、同熟芝麻混合5、放入烤箱,1
主料
熟花生仁(100克),熟白芝麻(20克),白砂糖(100克),麦芽糖(67克),油(10毫升)
辅料
无
厨具
煮锅
步骤
1、花生事先炒熟去皮
2、准备其他用料
3、将熟花生切碎
4、同熟芝麻混合
5、放入烤箱,100度,保温备用
6、锅中倒油,烧热
7、倒入白砂糖
8、熬化
9、加入麦芽糖
10、搅拌均匀
11、倒入芝麻花生,拌匀
12、倒在不粘布上
13、整形成长方形
14、稍凉后切块
15、摊开晾凉
菜谱简介
原本只是想借鉴一下此配方的配比,然而,细看之下却发现此方做法与之前的大不一样,而且,配方中竟然没有一滴水?对比了手边所有同类糖果方子,水,都赫然在目。顿时好奇心起,没有水的花生糖做出来是个什么口感呢?再将此方细细看下去,描述相当简单,寥寥数语就讲述了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技术参数和数据参考。没有确切的温度数据,也没有诸如滴水成珠之类的感官指标,熬化两个字就讲完了对于熬糖的要求。好奇心被进一步地激发起来,最终决定遵照此方操作,看看最后会是个什么结果。虽说计划完全遵照原方,最终还是按照惯常的伎俩,增加了坚果保温的步骤。
小诀窍
油不要过热,尤其不要烧到冒烟的程度。
熬糖时火不宜太大,以防熬焦。
花生芝麻可以换成自己喜欢的各种坚果。
小常识
白砂糖的作用
1.适当食用白糖有助于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但过多就会妨碍钙的吸收;
2.吃糖后应及时漱口或刷牙,以防龋齿的产生;
3.糖尿病病人不易直接食用食糖,最好是以甜味剂替代;
4.白砂糖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润肺生津、止咳、和中益肺、舒缓肝气、滋阴、调味、除口臭、解盐卤毒之功效。
白砂糖食用禁忌糖尿病患者忌食。
以上就是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花生糖的做法,花生糖怎么做,花生糖的家常做法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haoku5.com/meishi/64323c3df04315b43f081370.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长期饮酒的后果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很多朋友在生活中由于长期应付客人,就需要经常喝酒,一喝酒就会喝的烂醉,这对于身体健康是伤害很大的,因为酒精会麻痹我们的肝脏,导致我们肝脏出现中毒的情况,所以我们建议患者在生活中应该要注意一下吃中药可以喝茶吗?服药禁忌要知道
喝中药还是有很多禁忌的,例如吃中药一定要避免茶水,西药更不能用茶水,这样会减少药效,而且喝中药还忌生冷,辛辣的食物,如果不注意这些反而会造成很多的副作用。一、不宜饮茶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当治疗胃肠病使用维C泡腾片常见的误区
使用维C泡腾片常见的误区1、水太烫放入维C泡腾片:刚从饮水机接出的水很烫,放入维C泡腾片,在等它溶解的同时水也会慢慢晾凉,这是很多人的“省时妙招”。实际上,虽然泡腾片制剂稳定性西兰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食物它们含有的食物特性,可以帮助我们起到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其实西兰花就是一种这样的食物,它里面含有的丰富的抗癌元素,可以起到抗癌的作用,是非常健康的食物之一,但是很多这样喝汤更伤胃!如何喝汤养生?
这样喝汤更伤胃!误区一:喝汤去“渣”有人做过试验,用鱼、鸡、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质原料的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绿豆沙的营养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绿豆沙美味可口,绿豆是豆科类植物的果实,大家可能都见过绿豆。但是绿豆沙的营养更加丰富。绿豆沙老少皆宜,绿豆糕是小孩子喜欢的甜品。绿豆的应用很广泛,绿豆受到大家的喜爱不是一朝一夕,从古代就是孩子吃燕窝有哪些好处
我们都知道燕窝是富含有极高的营养物质的一种食物,常吃的话对人的身体有好处,不管是老人、孕妇、还是孩子都可以吃,那孩子吃燕窝有哪些好处呢?我想一定有许多家长对这个问题都是十分的关注,下面的几点内容详细的生排骨没冰箱怎么保存
1、把排骨表面的水分擦干,然后用保鲜袋装好并且密封,放置阴凉通风处。2、用一个盆装满冷水,尽量放凉一点的水,把排骨密封放进水中,排骨不要接触到水,然后放置阴凉通风处。3、把排骨放进锅中煮一会儿,过一下黑豆泡醋有什么好处呢?
从古时候开始,很多人就开始用黑醋来泡黑豆,这是一种非常养生的方法,平时适当的多吃一些醋泡的黑豆,对身体还是有很多的好处的,尤其是对肠胃非常好,能够滋养肠胃,促进肠道消化,预防便秘,还能够增强身体的体质揭秘常见的家庭饮食误区
揭秘常见的家庭饮食误区误区一:蔬菜营养不如鱼肉蛋好专家提醒:人体需要全面均衡的营养素,不能只偏重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而忽视维生素和矿物质。误区二:米越白,质量越高专家提醒:经常食用精白米的人容易发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