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奉如圭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fèngrúguīniè。圭:测日影器;臬: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指尊崇信奉某人或事物,并且作为自己的准则。2、出自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我治军向来注重养
gameplan,manoeuvre,policy,ploy,tactics,plot,strategy,strategem,ruse,device,plan,finesse,artifice,eng
纷纷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ēnfēn。词性:形容词或副词。1、指(言论、往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2、指(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3、指烦忙、忙乱。出自唐·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
1、林林总总,汉语成语,读音为línlínzǒngzǒng,形容杂乱众多。形容人或事物众多。出自唐·柳宗元《贞符》。2、单纯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或事物众多。3、唐·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
1、各得其所,汉语成语,拼音是gèdéqísuǒ,释义: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出自《周易·系辞下》。2、成语解释: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
1、半死不活,汉语成语,拼音是bànsǐbùhuó,意思是指没有生机和活力;死又死不了,活着又受罪。2、出处。出自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3、用法。作谓语、
1、行踪无定,汉语成语,拼音是xíngzōngwúdìng,意思是在各处来往出没,没有固定处所。2、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出家人行踪无定,待贫道自去寻来。”3、成语用法:作谓语
1、喜欢是淡淡的爱,爱是深深的喜欢。2、喜欢是欣喜,爱是欣喜之下的感动。3、喜欢是看到对方的优点,爱是包容对方的缺点。4、喜欢很容易转变为爱,但爱过之后却不会再转变为喜欢。5、喜欢是一种感觉,对人或事
1、昏朦[hūnméng]昏蒙,昏暗。形容神志恍惚的样子。2、朦瞽[ménggǔ]眼睛失明。3、朦朦胧胧[méngménglónglóng]朦朦胧胧,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如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作用: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2、衬托:
别人夸你醒目指你长相好看、与众不同,让人眼前一亮;也可指做事机灵,能满足别人的需求,让人满意。醒目为褒义类词汇,通常在夸人或者夸物的时候被引用。醒目本是睁着眼睛不睡觉的意思;后指显眼、引人注目;也指醒
1、讲述[jiǎngshù]把事情或道理讲出来。引证释义:孙犁《秀露集·烈士陵园》:“母亲在路上,还要讲述父亲或是兄长的故事给那年轻的女孩子听吧。”2、告诉[gàosù]被害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引
母亲与本人填写母子或母女关系。母亲,是亲属关系称谓的一种,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也用于比喻养育人的某一群体或事物。母亲在各国文化中均是被歌颂的形象,人们用各种方式颂扬母亲的伟大。由此产生出的非
1、鲁殿灵光,汉语成语,拼音是lǔdiànlíngguāng,意思是比喻仅存的有声望的人或事物。2、典故: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余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
1、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2、性是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心性生命即精神生命方面的病态主要是缺乏信仰和理想,趋向功利实用和短期行为,生活日益浅薄化和狭隘化。命是迷信说法是人或事物生来就有的
1、“碉堡了”,网络用语,等同于“屌爆了”,是后者的谐音词,表示某事件或事物“太厉害了”的意思。2、其次还有“震惊了”“悲剧了”等几种意思。不同场合下意义也不同,这也是网络词汇的一个特点。3、与“弱
The是一个定冠词,它具有确定的意思,用以特指人或事物,表示名词所指的人或事物是同类中的特定的一个,以别于同类中其他的人或事物,相当于中文中的“那个”或“这个”的意思。它可以和单、复数名词,也可以和不
借代指的是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语言富有幽默感,使形象更加生动和突出。 借代的意思 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
根据情况而定。组照张数没有具体规定,记述同一主题的照片组成,无论几张相片(最好至少3张以上),算一组。拍摄一组照片的流程:1、确定主题:在确定一个系列的主题时,选择一些你容易重新审视并且随时能拍到的地
1、this的读音:英[ðɪs],美[ðɪs]。2、adv.这样;这么;3、adj.这;即将来到的;今…;4、det./pron.(指已提到过的人或事物)这;(指较近的人或事物)这个;(介绍